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

Platform Driver~

當我們在重新規劃新的system or hardware platform的時候
常用的作法是拿原廠的reference design當參考
上頭component常常會換掉
舊的平台和新的平台之間
常常某些部份只是位址的更動
例如:本來GPU的base address是0x80001000換到0x80002000
hardware的功能和行為是一樣的

面對的這樣的問題,在舊一點的Linux Kernel我們通常可以用
1) dynamical insert module 的方式將新的 base address 傳給 driver
或者
2) 更改 driver 的 code 直接使用新的 0x80002000 的 base address

在新一點的Linux的kernel導入的所謂的platform driver的概念
概念上我們將某一些和platform相關的資訊放在platform的level (arch/arm/mach-xxx/)
原本的driver放在./drivers/
這樣一來只要選擇到對的platform,相對應的資訊就會pass給driver
如此一來對developer來講就變得比較直覺
driver本身只要針對不同的設定去動作
不需要因為平台改變了
就改寫driver

這樣的機制對於生產SoC的vendor相當便利
因為不同的SoC經常需要對base address做調整
不同的SoC只要從platform level傳遞變更的資訊給driver
新的平台就可以得到driver的支援
而對下游的廠商來說
他們編譯新的kernel時,只要選擇對的platform
就可以得到對的結果

由以上的介紹
我們可以得知platform driver需要透過兩個部分的支援
1) platform level - 提供硬體平台資訊,例如irq line, base address, etc。
2) driver level - 控制硬體平台和實現功能。

首先,概念上我們必須對系統註冊一個新的platform device,使用的方式就是呼叫
platform_device_register( information ); 將所有platform用到的device和相關的資
訊註冊。

接著drvier level這邊,我們會使用 platform_driver_register()將driver註冊到系統
裡頭,假如有任何platform device指定了這個driver,就可以將driver初始化,請它
來服務這個device。

明眼人應該不難發現
新的機制將hardware information和功能實作的分開了
資訊放到platform level規劃
將driver功能實作獨立出來
(其實有點像是C++導入了template的概念,將資料型別和演算法分開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搜尋此網誌